小談萌

image image

我覺得萌只是一種屬性,而不是能夠拿來分類的依據,這樣太不嚴謹了。

而且既然有人可以因為EVA而萌上凌波,那麼為了萌而看《少女革命》,《ナデシコ》也不是什麼不合理的事情吧?我自己就是因為萌才去看Lain和Boogiepop的。

這邊也想為萌元素說點話,它其實沒那麼不堪,的確,大部分的萌只是一種服務性質的視覺甜頭,但有的時候,它卻是一種轉移視線的偽裝,讓觀眾兩眼直盯著「重點畫面」,而不容易察覺發現其他很可能亂七八糟的東西。這樣有什麼好處?在某種層面的意義上來看,這讓動畫導演真正解開傳統束縛,真正去發揮自己的想法和創意,新房昭之就是其中的典型。

而這種解放並不是只針對帶萌元素的動畫,可以說是全面性的。因為在潛移默化之下,觀眾會反射性地習慣尋找萌元素,而忽略,或說忍受,甚至是去習慣自己不太喜歡的劇情或表現方式。譬如說湯淺政明的獸爪,絕大部分受過「訓練」的觀眾看完後的第一個想法應該是沒有萌,接下來才是嫌它的畫面亂七八糟。

這個意義是只要有萌,一般觀眾也願意去接觸比較前衛、比較另類的作品;而就算沒什麼萌,他們也不會在第一時間就關掉視頻,我覺得這點很重要。

image image

 

No response to “小談萌”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