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持著一種朝聖的心境看了山姆大叔,但看完後心情卻是復雜的——我實在看不出這部作品的主要意旨何。是要藉由回顧歷史來遏止日漸傾斜的人心和社會風氣,還是只是純粹抒發一份懷舊的、感傷的、詩意的悠長情緒。
美國卡通隨意談
理解漫畫(Understanding Comics)
令人振奮的一本書!第一次看到如此詳盡又極具洞見的漫畫理論,我以為不只喜歡漫畫的要看,任何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然後捫心自問,為什麼電影只花短短一百年時間便躍升八大藝術之列,而與人類文明相隨的漫畫卻始終被視為小人書之類的消遣玩意?
怪誕、超現實&黑色幽默——非常識生活
其實很久以前就很想推薦這部漫畫,只是總覺得不太好意思。因為這部漫畫——非常非常非常地冷門——不只網上沒有掃描版,連任何討論的聲音都聽不到。好,這也就算了,連漫畫店、出租店都幾乎尋不著它的蹤影,過去我逛過十幾家出租店,也只有一家進了第一集後斷頭。就是這樣的珍稀程度,讓我每次想推薦總心理躊躇一番,不推心理難受,但推了跟推空氣沒什麼兩樣,這樣就失去推薦的意義了。
小談駕籠真太郎之二
如果只看過《守護她的51種方法》和《圓周率》,或許會認為古屋兔丸只是個品味低下,結構處理平平的二流YY漫畫家,但我必須說這種看法是其實相當偏頗且片面的,像古屋兔丸這種風格多變、作品起伏劇烈的特殊案例,不能只用一兩套作品來概括,這樣太不公平,而且很可能因此而失去接觸其他傑作的機會。(沒看過《Polepoli》,對古屋兔丸的認識都是不完整的!)
小談駕籠真太郎之一
有人說:
獵奇的根源興奮點來自生理層面,就是因為對視覺上的血腥和殘酷感到了性刺激。而鐘愛恐怖或奇想漫畫的人則更多地從精神層面得到滿足,兩者最大的分歧在此。 |
很同意以上對於獵奇的定義,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駕籠真太郎不說獵奇,而喜歡自稱奇想漫畫家的原因——相信我,除非你是看到大便就興奮扯旗的特殊性癖者,否則駕籠真太郎的書是不會給你太多快感的。
小談長鴻出版社
想再聊聊長鴻出版社,這家的出版模式很是古怪,出書量僅次於東立,但前年擠進銷售前十大的只有《刃牙》這套老派武打漫畫,實在令人懷疑要如何生存下去;出書缺乏原則,卻愛逞匹夫之勇,多年前分別與DC和Marvel簽約出版精裝的《Batman》和《X-man》,雖然說那套《Batman》原著在美國寫下亮麗的銷售成績,但畢竟不合台灣漫畫族群的消費習慣,慘澹收場。
《阿基拉》之於大友克洋
誠然,《阿基拉》的原著漫畫的確是一部佳作,不過我以為真正主題是在第一次超自然爆炸之後才開始。但阿基拉電影版卻以爆炸作結。這樣的作品根本談不上完整。宮崎駿的風之谷電影版雖然也是舍棄後半段,但他有自己發展出自己的主題(跟漫畫後半段的主題可說是南轅北轍),而阿基拉電影版則沒有這層設計。找不到意義,又缺乏主題,那與一般提供給大眾娛樂的商業片就沒多少差別了。
《伊甸園》討論集之一
不知道看到一半的人有沒有發言權?
當初看這套看得很辛苦,一集看完總要休息個好一陣子,才有心情繼續追下一本。因為這是一套很黑暗的漫畫,但這黑暗又跟《不道德的秘密》不一樣。《不道德的秘密》帶給讀者的是巨大震撼,一時之間讓人難以接受;而《伊甸園》給人的震撼不大,力道也不會很重,但後勁很強,像武俠小說裡面的氣功一樣,打進體內後許久,才會慢慢爆發出來。
《阿基拉》的非主流觀點
由於有人對於「《阿基拉》之所以會轟動,乃在於靠技術(特效)而非靠內容」的觀點有些許疑議,在此略做說明。
我以為《阿基拉》與《大都會》的發跡過程極為類似,因為兩者都是震撼感官,超越當時電影工業水平的作品,因此得以拉住眾人的目光,甚而牽動專業評論家心中的天平,慢慢往溢美過譽的方向傾斜。
宮崎駿的「全球崇拜現象」之迷思
八零年代、九零年代的日本動畫沒有像今天那麼全球化,歐美那邊難以窺得日本動畫的全貌,所以有時候會以日本當地的報章雜志來補完,而你想想宮崎駿在日本是何等人物,那些贊嘆和褒揚的介紹文字,大概只能用鋪天蓋地來形容,所以也間接造成歐美人士一種心理上的錯覺,以為宮崎駿就是日本動畫的集大成。
我以為這是一種缺乏資訊所導致的現象,就如一些人平常很少看電影,偶爾聽說一些消息,就認定史蒂芬史匹伯就是好萊塢的一切。
尋元森一(Sin-Ichi Hiromoto)
看過他四部作品:《要塞學園》、《沙海魔獸》、《武死道》和《地獄天使》。
《要塞學園》應該是最有名的,早期在很多台版東立漫畫的書末,都會有它的單幅廣告,我到現在都想不透為什麼要強打這套漫畫,雖然說這部的確有它的可看性,但那怪異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實在讓人難以跟主流、熱門這類的詞匯連結在一起。劇情中規中矩,可惜在最後一集有點崩盤,連畫面也變得比較草率,而且,抱歉在這邊牢騷一下,我不曉得日版是什麼情形,但台版倒數第二集和最後一集中間隔了大概兩年之久,而等待的結果卻是隨便收尾跟降低質量,比富堅義博還缺德,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經典如斯者,幾稀! 談攻殼機動隊I電影版
前言:
攻殼機動隊I電影版(以下簡稱攻殼I)是我買的第一套動畫DVD,那時候還念中學,傻傻的,也不管自己那少得可憐的積蓄,看了網上評論就一股腦熱地衝去買這部傳說中的『經典作品』,結果回家看完,打了好幾個哈欠不說,連劇情都看不大懂,那時候懵懂無知的我在心中大聲質疑:這種沉悶卡通稱什麼經典,我聽他在放X!
時至今日,見識比較開闊後,有天突然心血來潮,再重新把攻殼I拿出來看,這回邊看邊點頭,嘴角上露出深沉地微笑,因為似乎有點看懂了,看懂這部動畫的劇情,也隱約摸出這部動畫的經典之處。
所以為了紀念這個轉變,寫這篇文章來說說我的一點心得,寫給對攻殼I仍有不踏實感的朋友,也寫給過去的我。
笑破鐵幕(Top Secret!)(1984)
原來一九八四年就有如此精采的惡搞電影, 吉姆亞伯拉罕 (JimAbrahams)和大衛詹克(David Zucker)果然好樣的,一直以來以為《機飛總動員》是他們第一部經典,沒想到這部更早之前的作品一樣經典,一樣有令人笑破肚皮的效果。我想我應該再接再厲,找那部一九八零年的成名作《橫衝直撞滿天飛》來看看,我想應該也會有所驚喜才是。
[DOS]批次檔的妙用
當收下一部漫畫,正要開始閱覽時,卻發現裡面頁數有點不對頭,跳躍得很嚴重。翻開檔案夾才發現,原來檔名沒有依照既定格式編排,如原本應該是001.jpg,卻命名為1.jpg,這樣會讓很多圖形閱覽器無從判別,如MangaMeeyaCE、ACDSee等。所以當務之急,便是要先把圖片改個名,討個吉利。
A Tree of Palme (2002)
一部背景令人目眩神迷,故事卻令人大打哈欠的動畫電影。它的作畫精細,幾乎是由一筆一畫刻製而成;背景設定更繁複多變,看得出下了極大功夫,一點都沒有辜負「構想十年,製作期間五年」這句宣傳標語。可惜故事流程過於拖沓,以一百三十六分鐘呈現一個並不怎麼有趣的故事,使觀眾的興致大打折扣。導演的確試圖呈現一些比較深邃的內容,但觀眾是不是有這個意願接受,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蘋果核戰記2(Appleseed: Ex Machina)(2007)
嚴肅聲明:請不要把這部動畫電影與士郎正宗的原著漫畫相提並論,因為不同檔次的東西混為一談沒什麼意思。像攻殼漫畫版跟劇場版一起討論,沒有人會有意見;但蘋果核戰記沒辦法,因為它兩者的市場取向根本完全不同。
超傳腦——變調的小人國
關於作品 超傳腦
首先,為了避免有些人一看到作者名字掉頭就走,還是要聲明一下,這本漫畫在尺度上很『安分』,雖然血腥,但並沒有越線,也沒有游走邊界;劇情發展也還算『正常』,不會看到一半突然讓人嚇得半死,或笑得半死。所以對於那些厭惡獵奇的朋友,這部作品可能會讓你對駕籠真太郎稍微改觀;而對於從未聽聞此人的朋友,我相信這本亦是對駕籠真太郎的極佳入門(雖然有點詐騙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