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有人對於「《阿基拉》之所以會轟動,乃在於靠技術(特效)而非靠內容」的觀點有些許疑議,在此略做說明。
我以為《阿基拉》與《大都會》的發跡過程極為類似,因為兩者都是震撼感官,超越當時電影工業水平的作品,因此得以拉住眾人的目光,甚而牽動專業評論家心中的天平,慢慢往溢美過譽的方向傾斜。
廣泛來說,技術有分兩種,一種是導演操弄影像的技術,一種是電影工業的技術,而我前面所說的技術是指後者。希區考克和威爾斯會在電影史上留名,憑借的是本身的技術和想法,至于《大都會》會成功,我以為是電影工業技術幫了大忙,跟導演本身比較無關。
我說阿基拉超越當時的特效水平,並不是單指動畫,動畫的話,有錢有閒加上一些功夫,都可以辦到近似的效果。我是把阿基拉放在與一般電影同個基準點來看的,簡單說,就是『同個畫面,同個動作,能不能在一般真人電影中重現?』我主要考慮的是這點,而且以北美的角度來觀察,因為當初阿基拉在北美的最早上映時間是一九八九年,所以我才列了一九八二年到一九八八年的美國票房排前面的幾部電影,就是為了證明,在《阿基拉》上映之前,美國好萊塢還做不到同樣水平的特效。
事實上,在之後幾年,能達到阿基拉那種特效水平的寫實電影,也不多見。以下就再列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六年,特效比較突出的前十名電影,這次會經過篩選,所以有幾年會空缺。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5 1996 |
我個人覺得,是直到一九九六年的《ID4星際終結者》,在畫面上和特效上才勉強可以跟阿基拉相提並論。
而《大都會》除了特效外,有沒有什麼比較經典的地方,說真的我不清楚,因為比它早的電影我涉獵不多,但從目前多數的影評文章看來,沒有看到什麼比較新穎的說法,很多是什麼劇情不錯,甚至還什麼內容有啟發性,我以為這些贊譽都太過了。我承認女機器人在當時是一個突出的設定,但也僅此而已。
當然我也必須承認,關于科幻電影這塊領域,大家從很早以前就習慣用畫面、特效這些視覺因子來評價一部電影。時間一久,這項習慣也慢慢成了正統。所以基本上,評論科幻電影和其它電影的角度是有點不同的。
而我上面的那些想法,並沒有遵循此一正統路線,所以有爭議是正常的。我的目的還是跟前言說的一樣,只是想提供一個主流之外的詮釋角度,供大家參考。
No response to “《阿基拉》的非主流觀點”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