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如斯者,幾稀! 談攻殼機動隊I電影版

image

前言:

攻殼機動隊I電影版(以下簡稱攻殼I)是我買的第一套動畫DVD,那時候還念中學,傻傻的,也不管自己那少得可憐的積蓄,看了網上評論就一股腦熱地衝去買這部傳說中的『經典作品』,結果回家看完,打了好幾個哈欠不說,連劇情都看不大懂,那時候懵懂無知的我在心中大聲質疑:這種沉悶卡通稱什麼經典,我聽他在放X!

時至今日,見識比較開闊後,有天突然心血來潮,再重新把攻殼I拿出來看,這回邊看邊點頭,嘴角上露出深沉地微笑,因為似乎有點看懂了,看懂這部動畫的劇情,也隱約摸出這部動畫的經典之處。

所以為了紀念這個轉變,寫這篇文章來說說我的一點心得,寫給對攻殼I仍有不踏實感的朋友,也寫給過去的我。

然而攻殼I的相關文集在網路上隨處可見,所以我並不打算在內容上大做文章,會稍微換個論述方向,偏重比較式的側寫,從幾個有趣的角度來探究這部作品算不算好作品,又是好在哪裡。只是好或不好是抽象的形容詞,因此很多時候,我會直接了當地指出哪個地方就是比某部作品好,這其中很多觀點並非普世皆然,更多的是猜測和揣摩,我想這時候當然會出現一些爭議,所以先聲明,本篇文章的各種議題都是開放性的,不管是認同還是不認同,都可以在下面討論,非常歡迎。

不過說到爭議性,我個人認為本篇文章第三個部份才是首當其衝的戰略樞紐。但老實說,整篇文章我最喜歡的也就是這個議題,這部分我花了很多時間去鋪陳,找 了不少國內外的文章,甚至翻了幾本書,為了就是要做這樣小小程度的翻案,最後成果雖然差強人意,懷疑有餘、證據不足。但我一開始的目的,主要也就是希望提 供一個主流之外的詮釋角度,所以我想應該還是值得的。

另外附註說明,本文中所引用的電影名稱全是台灣譯名,雖然說有的譯名很彆扭,但至少比較統一。還有日本那邊所稱的監督、劇場版這些詞,我全以導演、電影版來代替,因為意思完全一樣,而且我以為可以與其他領域相通的東西,就沒有必要使用動漫畫自己的那套名詞系統,對交流無益。

前言是湊字數,接下來就正式開始吧。

 

正文:

攻殼I在日本動畫歷史上的地位無庸置疑,但它的定位僅止於一部「九零年代優秀的日本動畫電影」如此而已嗎?我不這麼想,以下就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切入,個別分析:

改編效果:

這裡的改編,指得是同一部作品在不同平台之間的轉換行為,如小說改編成漫畫、漫畫改編成動畫等等。好的改編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 一般是以跟原作的相似程度為基準,能夠移植越多原作的感動到另一個平台,就代表改編地越成功。但實際上,除了要注意移植完整度之外,還需要關注的是平台與平台之間是否會有水土不服的情形。

因為在某些平台上的慣用手法,在其他平台上並不一定適宜。這解釋了爲何好萊塢電影《萬惡都市》和《300》都是移植完整度相當高的作品,但前者被視為漫畫改編電影的里程碑;而後者卻空有票房,其手法之矯揉造作,令人做噁。另外,還需要考慮導演與原作的風格是否一致,若其中有所落差,那麼改編出來的作品也有可能與觀眾的期待有所落差。

image

當然,上述的問題有時候可以靠導演的圓柔技巧來加以解決,這取決於導演自身的手法和風格。然而攻殼I的導演押井守,是否具備這樣的條件呢?我們可以從押井守在一九八四年的《綺麗夢中人》和一九九三年的《機動警察 2》自來加以檢視。這部作品裡面保留了原作的無里頭瞎鬧胡搞,但也參雜一些押井守的風格產物。雖然讓一些觀眾覺得新鮮,但很多人以為,兩個不一致的風格混合在一起,只是讓原本就又點凌亂的內容顯得更加支離破碎,甚至予人一種怪誕的觀感。

所以嚴格說起來,《綺麗夢中人》的嘗試,其實是有點失敗的。不過也不用覺得挫折,所謂君子報仇,九年不晚。就在九年之後的《機動警察 2》,押井守對於所謂的押式風格做了一次幾近完美的詮釋。這次他的策略很簡單,就是盡量把原作中與自己風格相衝的人物和設定隔離出來,也稍微更動了一點人物設定,使改編後的作品與自己的風格調性相近,如此兩相契合,也才製作出一部堪稱精良的作品。

所以從這邊可以發現兩件事:一,押井守風格的排他性強,要就獨大,否則拉倒二,觀眾對於改編作的「改編」並非完全不能容忍,稍微的人設更動其實可以接受。

拉回主題,押井守對於改編攻殼機動隊這件事,其實抱持著很大的決心,因為攻殼機動隊原著漫畫在繁複設定的背後,散發出來的是老成、世故,點綴著戲謔般的刻薄幽默。押井守很難抓到這個味道,不,應該說他可以,只是會另外增添一股怪誕脫俗的迷幻風,《御先祖樣萬萬歲》就是這樣的典型。

但要考慮一下,第一,這麼符合觀眾的期待嗎?我個人不這樣認為,那些死硬派攻殼迷恐怕也不這麼認為;第二,這樣可以突顯主題嗎?理論上而言,電影版與電視版改編的最大不同之處在於,電影版必須儘可能突出主題,必要的時候旁之細節都可以捨棄。攻殼機動隊主要著墨於政治和生命等相關議題,這些議題都頗為嚴肅,用吊兒郎當的方式來表現,恐怕並不適切。因此最後,押井守選擇了完全相反的作法。

image

押井守作了不少的風格化處理,如把影片步調放慢,雖然全片逃匿、追逐、飛車、槍戰等等動作場景貫穿頭尾,但藉由大量慣有的靜物長鏡頭拍攝,依舊把香港改造成純粹的押井守世界;再者,價值觀的細微差異,也促使押井守更改了部份劇情設定。

原著中,傀儡師是用來敲詐企業組織的賺錢工具,外交官的身分只是方便掩 飾,事實上傀儡師這項任務是由政府高層秘密指使,因此原著中在外交官被捕之後,事件被巧巧掩蓋下來,該外交官還與九課課長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外交官問課長說傀儡師計畫是否由九課繼續承辦,課長回說我們可不一樣,而外交官說沒什麼不一樣,對世上凶惡黑暗的部份,我們是以傀儡師及金錢對抗,而你則是槍和戰車,只有這點不同而已。

從以上對話可以看出,道德被模糊化,政治層面的尤其如此,這是標準的原著精神;但在改編電影中,傀儡師則負責進行外交業務上的盜取 情報任務。該事件還牽扯某個強調民主自由的西方強權(米國?),和利益至上的務實外交概念,改編得比較複雜,也比較陰謀論,雖然有故弄玄虛之嫌,但基本上比較貼近押井守對於政治議題的想法;最後,也最惹人爭議之處,就是押井守為了強調風格一致,竟然把劇中一位靈魂人物的性格完全改變。

沒錯,那個靈魂人物指的正是巴特。

在原著中,巴特調皮、風趣,有潤滑劑般的功效,是原著嚴肅不失輕鬆的關鍵。但押井守卻為了整體的協調性而擅改這重要角色的性格,此舉無疑是場豪賭,因為沒有人可以保證這樣做不會出什麼亂子。但根據上上上段所得出的兩個結論,押井守還是義無反顧賭了這一把。幸好最後結果,並沒有讓多數的觀眾失望,原作精神依舊,但多了押井守風格的包裝和詮釋,多數人認同,這是一次幾乎完美的展示。

押井守也藉由此片,間接宣示了一個新概念:原來好的改編並不一定就是全盤移植,還可以做大動作的翻修,改掉世界觀、背景設定,甚至扭轉人物性格,只要導演抓得夠精準、風格化處理更道地,一樣可以完整呈現原作的肌里,進而讓觀眾接受。

是的,讒食掉原作的模樣只為了導演風格得以彰顯,這樣的作為基本上,是有點不道德,但站在觀眾的角度而言,沒有所謂的道德不道德,只要最後呈現出來的是好作品,對得起觀眾也對得起導演自己,這樣就夠了。就我個人的觀影經驗,移植式改編作品中最傑出者,我獨鍾過去美國MTV頻道的電視動畫《The MAXX》;而若說到翻修式改編的最高作品,則非攻殼I莫屬。

 

生涯作品:

押井守身為日本當代動畫最傑出的導演之一,必然有過不少豐功偉業,而攻殼I在押井守創作生涯中的定位如何,又有何突破之處,以下就集中探討這個主題。

首先,先列出押井守出道以來親自導演的作品(僅含劇場版和OVA)。

1983年
劇場版作品《福星小子 Only You》腳色設定、分鏡、監督
OVA 作品《DALLOS》監督
1984年
劇場版作品《福星小子2~綺麗夢中人》腳本、監督
1986年
OVA 作品《天使之卵》原案、腳本、監督
1987年
OVA 作品《Twilight Q2 迷宮物件 FILE 538》原案、腳本、監督
寫實電影《紅色眼鏡》腳本、監督
1988年
OVA作品《機動警察 PATLABOR》監督、分鏡
1989年
OVA作品《御先祖樣萬萬歲》原作、腳本、監督
劇場版作品《機動警察 The Movie》監督
1990年
劇場版作品《MAROKO》原作、監督、腳本
1991年
寫實電影《Kerberos 地獄守門犬》監督、腳本
1992年
寫實電影《Taking Head》監督
有聲戲劇《幸福的模樣~ 水晶滑鼠》腳本、監督
1993年
劇場版作品《機動警察 PATLABOR 2 The Movie》監督
1995年
劇場版作品《攻殼機動隊》監督
2001年
寫實電影《Avalon》監督、腳本
2004年
劇場版作品《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監督、腳本
2006年
劇場版作品《立食師列傳》監督、腳本

附註:早期的OVA 作品《DALLOS》我還沒有機會一見,而寫實電影也只看過《Avalon》,因此這幾部作品以下並不會提及。

其實押井守的作品不多,我以為大致可以分為改編作品和原創作品這兩類。很有意思的是,他的改編作品都只製作兩集就收手,沒有繼續的打算,而且其第一集往往比較保守,而第二集則較具實驗色彩。從福星小子、機動警察到攻殼機動隊,還沒有例外過。

而押井守一路改編下來,絕非死板板地缺乏變化。事實上,他一直在修正自己的表現方式,尋求最能讓自己滿意,也最符合觀眾期待的作法。在福星小子電影版第二 集《綺麗夢中人》中他試圖放入風格元素,但卻未考慮調性調和而落得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之後在了機動警察電影版第二集,他趁勝追擊,刻意加入過多的風格化處理,這對一般人而言,實在難以消化,因此反應一樣偏向兩極。

直到攻殼I,押井守似乎找到了改編的最佳公式,大幅翻修之餘,也不忘做整體性的微調,讓主題、人物和故事線來呈現風格,而非強硬用風格來主導整個故事流程。而文戲與武戲的比例與時機也恰到好處,這並不是機動警察電影版第一集的流俗處 理,而是真正的黃金比例。

可惜,押井守在《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想要重現攻殼I的丰采,卻求好心切,一方面要表達厚重的理論與想法,一方面又希望能有大量的動作場景來滿足觀眾的感官。此舉使得全片失去重心,而且常讓人有喘不過氣之感。想想,要在不到兩個小時的長度塞入超出範圍的內容,有可能嗎?若真的勉強達成也是得此失比,《INNOCENCE》作到了,但相對的也失去了攻殼I中最吸引人的,那份不疾不徐的BLUE色彩。

所以平心而論,《INNOCENCE》好看,它滿足一般觀眾的期待,但對苦等九年的攻殼I迷們而言,顯然,《INNOCENCE》讓攻殼這塊金字招牌有點褪色了。

而在原創作品這個部份,押井守一直維持著高度的創意和實驗風格。《天使之卵》全片對白極少,大部分的劇情都必須從旁推敲,因此具象化的隱喻大量充斥在影片 之中,這是符號學論者最喜研究的類型作品,但對一般人而言恐怕有點難以消受,但不論這研究與否,這部作品所呈現出來的畫面都是相當值得一看的,唯美而飄 邈,沒有多餘的技巧,只有用平實的鏡頭推移和靜物寫真來營造氣氛。高明,真的高明,或許沒有如今的動畫畫面那麼細緻,但那份獨一無二的美感,實在難以找著 可以與之並肩的作品。

不過押井守的成就可不只如此而已,接下來推出的《迷宮物件 FILE 538》,一樣有精緻的畫面,但開發了另一套極具個人化的敘事系統,也就是由旁白貫串到底,完全由旁白來掌握節奏,畫面也缺乏動感,所以與其說動畫,不如說是投影片播放,這種實驗性濃厚的敘事,其評價當然更趨兩極,但押井守並沒有因此而丟棄它,在近二十年後的《立食師列傳》承襲了這套系統,而且藉由新進的技術幫忙,使之更具變化,也更具吸引力。

image

《迷宮物件 FILE 538》之後,押井守繼續他的動畫探索,《御先祖樣萬萬歲》這部作品與《天使之卵》完全相反,竟然完完全全靠著言語來堆砌氛圍。其形式之怪、風格之奇,當今也難找類似的動畫作品。單就這兩部作品應該就可以讓押井守在動畫歷史上記上一筆了,但押井守最大的優點,就是他即使功成名就,也不忘時時學習,充實自我,然後把所學之心得一一記錄在作品之中。

另一方面,他的風格雖然漸趨成熟,但還是壓不住帶著實驗精神的惡趣味。最近《立食師列傳》就是一部這樣有內容也有活力的趣味小品。可見押井守不若宮崎駿和大友克洋一樣服老,還保留著年輕時候的那份衝勁,未來仍是可以予以高度期待的。

所以說,要在目前就來給押井守生涯的所有作品來做評比排行,實在有點言之過早。但為了切題,以下還是嘗試依個人觀感來評選前三位押井守到目前為止的作 品:攻殼I無疑是改編作品中的佼佼者,但與原創作品相比仍互有所長,若以個人偏好作為基準,那麼前三名依次是《御先祖樣萬萬歲》、《天使之卵》和攻殼I。

但若純粹以作品完整度和綜合表現討論,《御先祖樣萬萬歲》雖然是百中無一的奇作,但太過前衛,較缺乏破格後的彈性,而《天使之卵》意境悠遠縹緲,可惜也因 此讓主題性有點渙散,所以這次名次應該會改為攻殼I第一、《天使之卵》和《御先祖樣萬萬歲》則分居二三位。

當然啦,以上是個人評選,參考價值或許沒那麼 高,我只是想藉此表達一個意念,即攻殼I在押井守眾多優秀作品中,仍屬不俗的傑作。

 

海外檢視:


這裡主要談的是海外知名度,因為一般而言,在國內市場有時候容易受到過度的粉飾和包裝,使之名氣與實力並沒有一致。而若要出國門打天下,則必定要接受嚴格的檢驗,沒有一定程度以上的實力恐怕難以過關。但是呢,這只是常理推測,在日本動畫界,似乎並非全然如此。

日本動畫導演在國外知名的大概屬以下幾位師匠級人物:大友克洋、宮崎駿、押井守和今敏。但這四人在海外的名聲和地位真的全憑真材實料嗎?我在這邊可要先打個大問號。

首先是大友克洋,眾所皆知他靠著《阿基拉》在海外一舉成名,當時歐美引入的日本動畫不多,因此大多數人對於日本動畫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一些比較粗糙的作 品上,大都以為日本動畫製作隨便、品質低下。但《阿基拉》片中精細又流暢的畫面,讓抱持刻板印象的歐美人士震驚,日本動畫在世界上的地位開始扭轉,也正是 從這時刻開始的。

只是單就如此,根本無法解釋《阿基拉》所照成的震撼和高度評價。沒錯,《阿基拉》對於日本動畫界有難以取代的意義,但也僅此而已,它的內容平庸而俗氣, 非前衛也缺乏前瞻性,是一部典型的娛樂片,但爲何這樣一部娛樂片,可以獲得比不少優秀科幻片更高的評價?我左思右想,得到了這樣的結論:《阿基拉》或許在 畫面處理上有其過人之處。

為了證實這個想法,我查閱了美國在《阿基拉》上映以前的票房紀錄,因為票房前幾名的作品必然記錄著當時的電影工業水準和技術水平。以下就列出1982到1988年的前五名電影。

1982
1        外星人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Uni.        $359,197,037
2        窈窕淑男 Tootsie        Col.        $177,200,000
3        軍官與紳士 An Officer and a Gentleman        Par.        $129,795,554
4        洛基三 Rocky III        UA        $124,146,897
5        反斗星 Porky's        Fox        $105,492,483

1983
1        絕地大反攻 Return of the Jedi        Fox        $252,583,617
2        親密關係 Terms of Endearment        Par.        $108,423,489
3        閃舞 Flashdance        Par.        $92,921,203
4        我整你 Trading Places        Par.        $90,404,800
5        戰爭遊戲 WarGames        MGM        $79,567,667

1984
1        比佛利山超級警探 Beverly Hills Cop        Par.        $234,760,478
2        魔鬼剋星 Ghostbusters        Col.        $229,242,989
3        魔宮傳奇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Par.        $179,870,271
4        小精靈 Gremlins        WB        $148,168,459
5        小子難纏 The Karate Kid        Col.        $90,815,558

1985
1        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        Uni.        $210,609,762
2        藍波二 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        TriS        $150,415,432
3        洛基四 Rocky IV        UA        $127,873,716
4        紫色姐妹花 The Color Purple        WB        $94,175,854
5        遠離非洲 Out of Africa        Uni.        $87,071,205

1986
1        巔峰戰士 Top Gun        Par.        $176,786,701
2        鱷魚先生 Crocodile Dundee        Par.        $174,803,506
3        前進高棉 Platoon        Orion        $138,530,565
4        小子難纏二 The Karate Kid Part II        Col.        $115,103,979
5        星際大戰四 Star Trek IV: The Voyage Home        Par.        $109,713,132

1987
1        三個奶爸一個娃 Three Men and a Baby        BV        $167,780,960
2        致命的吸引力 Fatal Attraction        Par.        $156,645,693
3        比佛利山超級警探二 Bevebit        BV        $156,452,370
4        早安越南 Good Morning, Vietnam BV $123,922,370
5        發暈Moonstruck MGM $80,640,528

1988
1        雨人 Rain Man MGM $172,825,435
2        威探闖通關 Who Framed Roger Rabbit BV $156,452,370
3        來去美國 Coming to America        Par.        $128,152,301
4        飛進未來 Big        Fox        $114,968,774
5        龍兄鼠弟 Twins        Uni.        $111,938,388

從以上的紀錄來看,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發現,我是看到一個既定事實,即在《阿基拉》上映以前的電影,最精采的特效電影,也不過就《絕地大反攻》、《魔宮傳奇》這樣的水平,沒有一部的畫面可以與《阿基拉》相提並論。簡單來說,就是當時的技術,並沒有辦法把《阿基拉》片中所有的爆破和追逐場景實地拍攝出來。

image

以現今的眼光來看,《阿基拉》仍是一部漂亮壯觀的科幻動作災難片,而在好萊塢,此一類型的電影,要直到九零年代後期才開始搶拍熱潮,為什麼?就是因為直到那時候才有相對應的技術來呈現導演心目中的場景。

觀眾當然期待大場面大爆破,所以他們習慣把一些超越當時一般特效水平的電影拉高評價。西元一九二七年的黑白默片《大都會》即為此例,內容除了一些亮點外,與一般流俗的科幻片無異。但它卻憑藉著大場景的破壞和水災,震撼了當時觀眾的感官。所以評價才一路拉抬, 超越不少內容扎實的科幻電影。前有《大都會》,後有《阿基拉》,《阿基拉》一片超越當時的特效水平,理所當然獲得與內容不符的高評價。

我的結論是,有人說電影是一種藝術,但我以為有時候更像一場魔術表演,誰的布景比較奢華、道具比較高檔、效果比較炫麗,誰就能獲得更多的掌聲與虛名。

再來就談談宮崎駿,如今已經在世界影壇上已屬大師級的人物,但他的發跡過程,真的如他作品一般純淨無瑕嗎?嘿嘿,我可不這麼認為。

日本國內有一份非常具有權威性的電影刊物,叫做電影旬報,歷史悠久,最初發行時間可以追溯到二戰之前。所以其權威性我想很少人會予以質疑。它每年會選出當年度最優秀的十部電影。入選一次已算不錯,除非是黑澤明這樣的怪傑,否則要次次入選簡直是癡人說夢。說到這邊,宮崎駿在旬報十大的表現又如何呢,以下就列出成績, 同公司的夥伴高火田勳的成績也一並附錄進來。

宮崎駿
#7 風之谷 (1984)
#8 天空之城 (1986)
#1 龍貓 (1988)
#5 魔女宅急便 (1989)
#4 紅的豬 (1992)
#2 幽靈公主 (1999)
#1 千與千尋 (2001)

高火田勳
#6 螢火蟲之墓 (1988)
#9 兒時的點點滴滴 (1991)
#8 平成狸合戰 (1994)

很壯觀的成績吧,宮崎駿次次入選,只差最近的移動城堡,而高火田勳亦是不惶多讓。看到這邊,可能有人想再問大友克洋、押井守還是今敏在旬報十大的表現,遺憾的是,全數掛零。

是的,日本動畫界除了宮崎駿和高火田勳這兩位導演,其他全無上榜紀錄!

再者,日本每年產出幾百部電影,難道那幾年的水準都會自動下降,讓宮崎駿和高火田勳的作品好去搶位子?平心而論,宮崎駿和高火田勳的作品是不錯,但是否 優秀到次次入選的境地,我想還有待檢驗。這份幾乎完美的紀錄,與其他動畫導演刺眼的零入選成績相比,更顯得格外異常,惹人疑竇。所以實在讓人不得不聯想, 電影旬報對於吉卜力工作室是否有尺度之外的拉拔行為呢?

image

其實日本電影在八零年代開始已經慢慢衰退,過去歐美的日本電影熱潮也逐漸降溫。所以日本電影界開始尋求新的明星,來振奮整個業界市場。巧合的是,宮崎駿也在這個時期崛起,他勤奮努力,也有過人才氣,他反對漫畫之神的有限動畫操作,而主張動畫應該精緻化,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標榜低出貨、高水準。而這樣嚴格控管品質的想法,獲得大多數觀眾的認同,動畫電影的票房一部高過一部。

我不曉得當時電影旬報的編輯們怎麼想,但若是我,我會希望在這個艱苦的年代,能多一枚閃耀的明星就是多一份保障,讓日本電影的優質傳統流傳下去。若獲得電影業界媒體的龍頭老大電影旬報的認可,那麼其他媒體想必從善如流,而未來靠著此一奇兵打入國際,也不再是夢想了。電影旬報是否也是如此想法,我們無從得知,但事實上,電影旬報的確對於宮崎駿和高火田勳有著專業之外的感情。入選十大的原因,恐怕也是多方現實考量來凌駕專業。

押井守和今敏的作品會輸宮崎駿和高火田勳嗎?有爭議,沒錯,但次次入選與全盤皆墨這樣懸殊的比例,我想正常人都會推敲,其中必有玄機,難免讓此二人的一些輝煌紀錄蒙上陰影:《螢火蟲之墓》在日本國內外都引發大量討論,真的值得嗎?一位國外影評人說《螢火蟲之墓》是史上最佳的反戰電影之ㄧ,這份說詞有參考價值嗎?《神隱少女》得獎之路勢如破竹,但這其中有多少是真材實料,又有多少是吹捧虛胖呢?我想這些都值得大家去好好思量才是。

最後,為了突顯主題,即使並不情願,但我還是要拿今敏開刀。今敏沉寂多年,靠著《千年女優》鹹魚翻身,身價暴漲,在國內外都獲得相當高的評價。而且很特別的,《千年女優》引起不少影評人的注意,而有些對動畫片毫無興趣的亦在其中。沒錯,《千年女優》裡面使用不少電影技法,讓全片顯得更流暢與華麗,但若僅僅如此應該不至於讓一些硬頸影評人改變心意,一定有什麼他們特別在意的元素。

image

戲法說穿了不值錢,其實《千年女優》雖然有不少創意,但整個架構和倒敘手法仍是師法自百年經典電影《大國民》,此片不僅帶領觀眾巡迴了一場日本電影發展史,也有向《大國民》致敬的意味。

當然,《大國民》的架構絕非凡物,若沒有今敏那份細膩的手法和演驛技巧,難以重現其縱貫歷史的宏偉視野。只不過必須提醒今敏的是,重現《大國民》的丰采有不小的風險,Orson Welles當初靠著《大國民》一鳴驚人,但之後光芒卻漸漸消逝,這是因為他沒有辦法再製作出比《大國民》更優秀的作品,一部初啼之作,讓他功成名就,卻也成了一輩子難以超越的關卡,這是何等的諷刺。

而據我觀察,如今的今敏也有點走入此一死胡同的跡象,從《東京教父》到《盜夢探偵》,看得出今敏仍有創作熱情,仍在追求進步,但與《千年女優》相比,這兩作無疑失色不少。所以說,今敏今後的最大課題,恐怕不是精進自我,而是如何走出《千年女優》的既定框框,再一次的風格塑造。

所以說到頭來,大友克洋、宮崎駿和今敏都有一些藉助外力的跡象。唯有押井守一直清清白白,他沒有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好讓別人注意到自己,也沒有憑藉大場面的爆破和動作戲碼來譁眾取寵,更加沒有動用全國的媒體刊物和業界資源來抬轎撐腰。而押井守從默默無名到海外揚名的關鍵,就是一九九五年推出的這部攻殼I。 一舉躍升為狂熱份子心目中的cult片導演,也獲得部分影評人的關注。因此說攻殼I是押井守的海外揚名之作,我以為是相當公允的。

 

附錄資料:


以下是IMDB依評分分數和數量所排出的前五十名科幻電影,不過似乎有所遺漏,所以僅供大家參考。

Top Rated        Rating        Title        Votes
  1.        8.8        星際大戰五 Star Wars: Episode V (1980)        168,658
  2.        8.8        星際大戰一 Star Wars (1977)        207,039
  3.        8.5        駭客任務 The Matrix (1999)        226,894
  4.        8.4        大都會 Metropolis (1927)        21,484
  5.        8.4        異形一 Alien (1979)        102,430
  6.        8.3        異形二 Aliens (1986)        100,293
  7.        8.3        二零零一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98,147
  8.        8.3        魔鬼終結者二 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        126,651
  9.        8.3        Grindhouse (2007)        35,518
10.        8.2        銀翼殺手 Blade Runner (1982)        111,796
11.        8.2        星際大戰六 Star Wars: Episode VI (1983)        133,045
12.        8.2        怵目驚心二十八天 Donnie Darko (2001)        112,271
13.        8.2        回到未來 Back to the Future (1985)        112,866
14.        8.1        超人特攻隊 The Incredibles (2004)        78,217
15.        8.1        上帝之子 Children of Men (2006)        64,515
16.        8.1        科學怪人的新娘 Bride of Frankenstein (1935)        8,864
17.        8.1        V怪客 V for Vendetta (2005)        104,781
18.        8.1        浩劫殺陣 Stalker (1979)        8,879
19.        8.1        地球停止運轉之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        16,727
20.        8.1        科學怪人 Frankenstein (1931)        12,271
21.        8.0        飛向太空 Solyaris (1972)        10,185
22.        8.0        突變第三型 The Thing (1982)        36,569
23.        8.0        核子戰爭 Fail-Safe (1964)        4,843
24.        8.0        外星奇遇 Kin-Dza-Dza (1986)        2,096
25.        8.0        未來總動員 Twelve Monkeys (1995)        98,525
26.        8.0        天外魔花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        8,403
27.        8.0        魔鬼終結者 The Terminator (1984)        96,598
28.        8.0        新科學怪人 Young Frankenstein (1974)        36,137
29.        7.9        霍爾的移動城堡 Hauru no ugoku shiro (2004)        18,168
30.        7.9        風之谷 Kaze no tani no Naushika (1984)        8,895
31.        7.9        隱形人 The Invisible Man (1933)        4,483
32.        7.9        浩劫餘生 Planet of the Apes (1968)        33,121
33.        7.9        巴西 Brazil (1985)        48,945
34.        7.9        天空之城 Tenkû no shiro Rapyuta (1986)        10,591
35.        7.9        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1968)        21,763
36.        7.8        星際大戰三 Star Wars: Episode III (2005)        116,528
37.        7.8        聖山 The Holy Mountain (1973)        1,873
38.        7.8        外星人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66,949
39.        7.8        X2 (2003)        68,498
40.        7.8        衝出寧靜號 Serenity (2005)        62,742
41.        7.8        盜夢探偵 Paprika (2006)        2,105
42.        7.8        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 (1998)        93,121
43.        7.8        Seksmisja (1984)        1,443
44.        7.8        觸不到的戀人 Siworae (2000)        1,791
45.        7.8        第三類接觸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        38,395
46.        7.8        睜開你的雙眼 Abre los ojos (1997)        13,492
47.        7.7        Interstella 5555: (2003)        1,684
48.        7.7        蜘蛛人二 Spider-Man 2 (2004)        86,517
49.        7.7        鐵巨人 The Iron Giant (1999)        23,414
50.        7.7        禁忌的星球 Forbidden Planet (1956)        10,176

原本這段想寫成另一個主題,來討論攻殼I在科幻影史上的地位,但我看過的科幻片稱不上多,最後討論必然會流於偏頗,所以就不再多言了。

只大概提一下,我以為科幻片作為一個類型電影,其實很難有所突破,除非與其他類型結合或是完全忽略類型框架。如《銀翼殺手》以降的黑色風格,便是取樣自歷史淵遠的黑色電影而成,此類我個人推薦《極光追殺令》(Dark City);而後者比較多變,有如夢似幻的《睜開你的雙眼》,也有看似平實,實則暗藏巧思的《怵目驚魂28天》(Donnie Darko)。這些非典型或反類型的科幻片,我以為才比較有藝術欣賞的功能。

image

而攻殼I是道道地地的類型片,但它把類型的所能發揮到極限,直追《二零零一太空漫遊》,絕對不凡。另一方面,有意思的是,攻殼I不僅僅是商業類型片,它的實驗性,它的氛圍,它的背景(魔都香港!),讓人還隱約嗅得到一份獨特的Cult味,但它包裝起來,卻是精緻而乾淨,沒有Clut片那種粗糙。這種矛盾的雙重性,大概只能在《巴西》、《The Matrix》這種水準的科幻電影中才能見到。我的意思不是說攻殼I可以與其並肩,但它的確有這種經典科幻電影的特質,而且耀光閃閃,讓人難以忽視。

 

參考網址:


Movie Box Office Results by Year, 1980-Present
http://www.boxofficemojo.com/yearly/


キネマ旬報ベストテン・主要部門一覧
http://www.geocities.jp/yurikoariki/kinema.html


IMDB : Best/Worst "Sci-Fi" Titles
http://www.imdb.com/chart/scifi


維基百科
http://wikipedia.org


No response to “經典如斯者,幾稀! 談攻殼機動隊I電影版”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