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漫畫(Understanding Comics)

imageimage

令人振奮的一本書!第一次看到如此詳盡又極具洞見的漫畫理論,我以為不只喜歡漫畫的要看,任何人都應該讀讀這本書,然後捫心自問,為什麼電影只花短短一百年時間便躍升八大藝術之列,而與人類文明相隨的漫畫卻始終被視為小人書之類的消遣玩意?

這本書不只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論系統,難得的是其中論述相當淺顯(但並不易懂),讀者不需要有任何美學基礎,甚至也不需要看過漫畫——因為這書本身就是漫畫,作者每次講到新的漫畫概念,會同時以漫畫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是我以為這本書最棒的地方,代表它的理論不只是可實踐的,而且具有自我實踐性,亦可以說是以漫畫論漫畫,如此搭建出來的理論才會厚實,因為若稼接其他藝術領域的理論,或許比較方便迅捷,但這種做法到頭來只會讓漫畫成為其他藝術的附庸。唯有一磚一瓦從頭做起,為漫畫理論化打下堅強基礎,進而才有發展為另一支藝術派系的可能,讀者應該要體會作者的這層用心。

understanding-comics 
而這本書我最喜歡的部分,主要在第三、四、五、八章節。其中講述漫畫本身的語法、時間、線條和色彩,讓我獲益不少,譬如說格子的長度可以象徵時間長度,這我可從來沒想過。另外作者分別從好幾個地方述說日本漫畫不同於西方漫畫之處,有些畫面處理還是西方從日本學來的,這些說法我也是前所未聞,從前只以為既然漫畫自西方發展而來,自然應該在各方面都優於日本,沒想到事實與我的想法有點差距。說實話,這讓我感到有些沮喪,因為我個人是西方漫畫的信徒,雖然沒有很確切的證據,但我相信西方漫畫至少在形式上,是優於日本漫畫的——看過《The Sandman》或《The Maxx》的人,很少不為其中的敍事方法和分鏡安排所懾服,而這類風格,在日本漫畫中是看不到的,至少我到今天還沒見過。

但作者在這本書中所做的研究,卻與我早先的觀念相左,讓我頗受震撼。所以雖然說我敬佩這位作者,我也相信作者花九年時間醞釀出來的理論不會有什麼大錯誤,但基於個人情感,我還是稍微提出一些懷疑的看法,主要是針對第三章,格與格之間過渡的五種類型,作者忽略時間,只針對空間對象作分類,雖然後面有解釋時間在漫畫格子中的意義不明確,可長可短,是一種模糊的概念。但我覺得除非把每個格子都時間都計為單位時間,否則格子與格子之間的時間關係還是需要考量進去,若不算入,那麼西方漫畫和日本漫畫計算出來的資料必然在某些方面產生差距,因為日本漫畫每一格的時間片段極短,甚至沒有時間,而西方漫畫則拉長不少,這就是為何西方漫畫中常見一格中兩個人物做兩到三次的對話,而日本漫畫則只以一次為限的原因。而日本漫畫從中多出來的格子,必然可以多做變化,進而拉高視角轉換的資料。我的意思是,未考慮時間,僅以空間劃分五種類型的資料分佈,並不能表現一部漫畫的全部。那麼又該用何種劃分法?六零年代法國電影理論家Noel Burch寫過一本電影理論,書名是《電影理論與實踐》,其中他對鏡頭剪接作分類處理,把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銜接關係分為五種時間型態和三種空間轉換,加起來共十五種組合。我想電影鏡頭的意義近似於漫畫的分鏡,所以這套分類方法應該也適用於漫畫,這是我的一點看法。

mcloud_understanding_comics_panel 
總結來說,作者藉由心理學和傳播學的觀點重新定義了漫畫這項藝術載體,對於漫畫的語法和語意也進行徹底地分析,意義非凡,不過這還只是個開頭,作者展現漫畫的各種可能,但始終抱持一種中性的審美觀,意思是作者沒有提出任何方法,來評斷作品的美醜優劣。而我想,建立這類漫畫詩學的工作,就留待後人來完成吧。

畢竟,作者為漫畫所做的已經夠多了。

最後還是要感謝雲中英翻組的製作,雖說這本書用詞較一般理論書籍淺顯,但畢竟還是理論,要讀懂就不容易了,翻譯則更難,因為理論文件不存在換句話說這回事,只能照實翻譯,還要儘量把原句修飾地流暢且符合中文習慣,這需要相當程度的功力,而這本《理解漫畫》做到了,翻譯得很好,沒有什麼饒口的地方,從這邊可以也看出來,譯者不只有愛,也很有真才實料呢!

No response to “理解漫畫(Understanding Comics)”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