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八十年代,一些文化界的人士與學子受法國新浪潮影響,很想徹底改造以往予人粗俗印象的台灣電影。於是各種手段和批評紛紛出爐,有的結合文化界的力量,處心積慮想營造一種電影與繪畫、音樂等文化產業同屬藝術的氛圍;有的藉由報章雜誌的專欄寫作,趁機攻訐舊電影、神話新電影;甚至有的把觸手伸向金馬影展,企圖影響內部的投票作業。
種種的這些行動,其背後的動機,無非就是以憂心電影文化產業的文化人自居,想要提振台灣電影在國際的形象。在一種無形的文化優越感的驅使下,當時在文化界得到很大的整合力量,推動極為順利,而另一方面,台灣新電影的主要導演也沒有讓這些人失望,從楊德昌、侯孝賢,到李安、蔡明亮,各各都是值得琢磨的鑽石,才氣縱橫楊。於是兩方相輔相成,台灣電影在世界電影版圖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嚴然有亞洲地區培育藝術電影的主要搖籃的樣子了,只是當我們拿開擺在藝術電影上頭的放大鏡,再次對台灣電影作整體的檢視,赫然發現,台灣電影產業竟萎縮到如此田地!過去十幾年來的台灣新電影運動非常成功,也達到文化界當初的期許,但成功背後的代價,卻是賠上了整個台灣電影的市場。
當然,台灣電影會變得今天這樣疲軟,還有很多層面的因素,政府政策、商業考量、上下游廠商惡鬥都是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新電影運動的推動和文化界的干涉也都是元兇之一。不知道當初口口聲聲為了台灣文化發展的這些文化界人士,對於台灣電影這樣的一消一長有何感想,是有些驕傲又有些歉意呢,還是只有更加深他們的自大狂心理?
文化發展是一種長期的累積,並非一朝一夕可成;且層次與肌理都相當複雜,絕沒有說補哪裡就補哪裡,還完全沒有副作用的診治方法。台灣電影一路走來,正是這樣一個臨床實例。以產業市場換取藝術水平,划不划得來見仁見智,只是希望台灣往後其他文化產業的發展,以台灣電影為前車之鑑,不要再有多餘的遺憾與悔恨了。
PS:
現在的台灣啊,商業電影要有國外資金才能拍,藝術漫畫要到國外市場才會賣,彼此的現況是恰恰相反,但對症下藥的方法呢,還是給個良心的建議:多參考別國的產業發展,再與本地的國情文化結合來討論,總之啊,不要被熱情衝昏了腦袋,全盤考量、從長計議才是正途!
No response to “台灣電影碎碎唸”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