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四年推出的《柯塞特的肖像》,維持新房昭之在《魂狩》中所實驗的各項特色,只隨著劇情的舒緩,而稍稍收斂那原本狂暴無比的色塊應用,但畫面表現的觸手依然向外伸張,在許多方面都收到更細膩的成效,我們或許可以說,到了《柯塞特的肖像》,新房昭之的作品內涵還是如往常的淺薄,但表達更富多樣化與層次感,已經跨越到另一個高度,而這已是值得大大肯定的了。
以下一樣取些值得注意的部分來作討論:
背景圖案
從影片剛開始便以重複的幾何圖形背景暗示本作的超現實意涵。但新房昭之嚴格來講並不是固守型的導演,他懂得學習,懂得在實驗中成長,甚至每次作品都帶點有侵略性,再再挑戰觀眾的預期與習慣。因此《魂狩》的那一套大膽明快的色塊理論並沒有照搬移植過來,而是採取更符合本作氣氛,更細緻、緩和的方式來呈現。
聖杯與七彩玻璃
玻璃在《柯賽特的肖像》中有崇高地位,一如前作《魂狩》,被視為一種純潔的象徵,具有神奇力量,需敬畏,該崇拜。因此劇中有意無意地把玻璃與宗教意涵連結在一起,諸如青年對聖杯的迷戀,教堂彩色玻璃的影射等,使得玻璃物件昇華,不僅有教堂般的神聖,也有天神般的權炳,對罪人施以審判與責罰。
十字架
罪人釘在十字架上理所當然,沒什麼好說的。
符號的穿插
以我個人之見,本作最大的突破在於蒙太奇剪接和符號的使用,這在《魂狩》中是難得一見的。雖然多半是簡單的ABAB快速穿插剪接,但意義清楚明白,比之後期許多不知所云的靜物剪接要好多了。前八張分別以閃紅燈和交通標語來表現危險,有警告的意味,而且在全作大量穿插靜物鏡頭,所以這樣的剪接並不會顯得突兀;後面四張則在女主角不願回答問題時,以洋娃娃的特寫鏡頭代替言語,象徵沉默,我一向喜歡這類透過鏡頭語言,而非透過角色演技所表達出來的細膩情緒,一個好的導演不需要演技精湛的演員,只需要相對自然的演員,然後讓鏡頭自己去說話,這是我的一貫想法。
眼睛
眼睛這個符號貫串了整部作品,不管是街頭巷尾的塗鴉,或是生硬的剪接穿插,都無時無刻在提醒觀眾,老大哥正在盯著主角,冷眼看著他的前世犯罪,也冷眼看著他受罰,是旁觀者,是法官與陪審團,同時也是處刑人的化身。
打光
本作中一些打光相當巧妙,雖然有失常理但很漂亮,讓畫面極富設計感。
色調變化
同樣的場景,經由不同的濾鏡,呈現出不同的色調,這是新房昭之愛玩的招數之ㄧ,比較進步的是偶爾色調變化有其意涵存在,譬如一天中時刻的不同,不像《魂狩》大玩特玩,卻忽略最根本的邏輯性。
紅色
本作血腥味道濃郁,因此最常出現的色調以紅色系為主,有時畫面一整片紅色,往往代表不好的事情又要發生了。話說回來,紅色似乎是新房昭之所偏好的顏色,從《魂狩》一直到後來的絕望先生,都可以看到整片紅色的剪接穿插,有時甚至出現在輕鬆搞笑的片段中,令人有點哭笑不得,原來這種警示意味的色塊也可以這麼隨性的使用,不愧是人稱鬼才的新房昭之,為人所不能為,或者該說,為人所不願為、不以為。
間接影像
新房昭之對於鏡面反射的間接影像,可說相當著迷,從《魂狩》到《柯賽特的肖像》,我們看到在這方面有更大量、更寬廣的應用,在往後的日子,我們依然可以陸續看到這類的表演,而且更加肆無忌憚,諸如額頭的反光都能化約為對話鏡頭。新房昭之是那種若對一件事狂熱,便全心全意放膽去做,沒有保留沒有顧忌,直到達成極限為止,我想這或許就是新房昭之之所以被稱為鬼才的原因。
2 Responses to “《Petit Cossette》的影像風格” ;
相當讚賞您的見解,在下也認為珂賽特的肖像其內涵發揮不夠好。
雖然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的天份,可惜劇情鋪陳疏漏太多角色的情感層面。
美術和音樂擁有昇華氣氛的功績,倘若缺乏這兩者要素,
單憑薄弱的劇本不可能撼動人心的。
謝謝您的贊賞。其實就我看來,新房昭之的作品從未刻意強調內涵,可能他不善於此,或者說,他根本不在意這一塊。他在美術和形式風格上的著墨,實在強於劇情或內涵太多太多,而這也是我喜歡新房昭之的主要原因。
張貼留言